A-A+

故宫属于谁

更新:2025-05-15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故宫是明朝皇帝朱棣主持建造的。故宫又叫做紫禁城,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

故宫是明朝皇帝朱棣主持建造的。故宫又叫做紫禁城,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为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朱棣出生于元末的战乱时期。那时群雄并起, 互相征伐。

在朱棣出生时,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连给儿子起个名字的工夫都没有。朱棣自称是马皇后嫡生,实际上他的生母是个贵妃,为此衍义出许多的野史和传说。朱棣长大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他娶徐达的长女为妻,成了他的好内助。燕王是诸王当中势力最强的一个,在抵御蒙古诸部的内扰中,他得到了锻炼,也初步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朱棣即位之初,对洪武、建文两朝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朱棣在位期间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他对建文时逆命诸臣,残酷屠杀,大肆株连。永乐初,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王旧封,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护卫。他还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故宫

提起紫禁城,人们就会想起数不尽的宫殿楼阁,走不完的回廊小径,但是,紫禁城再大,也不可能无法丈量,宫殿再多,也不可能统计不完。

偌大的紫禁城,从建筑布局来看,大体可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中心建筑为三大殿,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供奉神祗以及宫眷生活的地方。

明代时修建的外朝三大殿,分别是奉先殿、华盖殿和谨身殿。但是,次年即遭焚毁,而后又重建,再遭火灾。明嘉靖四十一(1562)年,三大殿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大清入主中原后,于顺治二(1645)年,将三大殿更定名称为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太和殿在外朝三殿中最为重要,建筑面积最大,同时型制规格也最高。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再后面是保和殿,三大殿都在南北贯穿的一条中轴线上。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严格对称的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以乾清门为界,与外朝相对的是内廷部分。内廷的建筑布局与外朝一脉相承,严格的按照南北中轴贯穿。主体建筑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乾清官是内廷正殿,为明代皇帝的寝宫和平时处理政务的地方。“乾清宫”之名得于《易经》的“乾,天也,故称乎父”和《道德经》的“天得一以清”。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后,曾数次被焚毁,现在我们看到的乾清宫是清嘉庆年间建的。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8904pqy.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