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有多少斤
摘要: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如意金箍棒是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书中这样描述,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
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如意金箍棒是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书中这样描述,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外形是两头由两个金色金属片箍住,中间是一段乌铁,有星斗铺陈,并有密布的花纹和龙纹凤篆。
金箍棒的来历
金箍棒原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后遗下的定海神珍铁,放在东海。金箍棒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在平常所见的各种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两头各有一段金色的箍,中间为黑色的铁棒。
由于非常重,书中说“莫说拿!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皮儿破,擦擦筋儿伤!”而且金箍棒还能被孙悟空随意变化,变成其他的物体,或者很多的数量,而它本身的性质仍然保留。
书中也说,“金箍棒是海中珍,变化飞腾能取胜”。孙悟空也说自己的棍子“打石头如粉碎,撞生铁也有痕”。
《西游记》主要内容
《西游记》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书之冠,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界穿越,描绘四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
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
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释佛法渊博。
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0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吴承恩著有《西游记》、《禹鼎记》、《射阳集》四册四卷、《春秋列传序》。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4卷存世。
吴承恩一生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吴承恩还写过一部短篇小说集《禹鼎志》,不过已经失传,只能看到一篇自序。
吴承恩50岁左右,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