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长沙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更新:2025-07-24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管理”体制...

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管理”体制。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文明高校。

学校坐落于浏阳河畔,占地约1970亩,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被誉为“最美大学校园”。学校距长沙火车站10公里,距高铁长沙南站15公里,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5公里,地铁3号线设长沙大学站,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3亿元,藏书146.8万册。现有14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5632人,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23人。

学校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坚持“两型”(教学型和应用型)“两性”(地方性和多科性)和“一体两翼”办学定位,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以工程应用类学科专业群为主体,文化创意类与现代服务类学科专业群为两翼,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有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7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省级实践教学平台34个,建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

我校现有教职工1160人,其中专任教师9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5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38%,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拥有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20余人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科技领军人才、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青年专家、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省“百人计划”人选、省100个科技创新人才、省青年芙蓉学者、省湖湘青年英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芙蓉教学名师等90余人次。学校重视和鼓励本校学术骨干兼任外校研究生导师,目前有85位教师被省内外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校训

“力学笃行”, 内涵丰富。“学”与“行”,具有辩证关系,“学”是“行”的基础,“行”是“学”的归宿。“学”与“行”的统一,是哲学的基本命题,更是学校教育的要求。学校以“学”为主,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各种知识与本领;“学”的目的是“行”,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扬科学与民主精神,把所学的一切付诸实践,回报社会,回报祖国与人民,从而实现每个莘莘学子的人生价值。校训还给“学”与“行”,分别加上了状语“力”与“笃”。要“学”得好,必须努力,必须竭尽全力。要“行”有成效,就必须笃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达目的决不休止。古人说:“用志不分,乃凝如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学而用力,行而笃实,莘莘学子就一定会成为国家栋梁,学校就一定能够兴旺发达。

“力学笃行” ,突显出长沙学院的办学特色。长沙学院是长沙市属最高学府,而且是以应用型为特色的学府。校训所讲的“力学”,实际上包容了晋升本科前的老校训:“德求崇,学求悟,体求健,艺求精。”校训所讲的“行”,包括牢固掌握社会迫切需要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社会,服务于大众,这正是应用型最高学府的特色。

“力学笃行”四个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中“笃行”出现在两千多年以前。儒家经典《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力学”略迟一点,出现在汉朝。《孟子•尽心上》上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东汉赵岐注解说:“疢疾之人,又力学,故能成德。”“力学笃行”四字词组,出现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宋朝。北宋慕容彦逢《摛文堂文集》卷三中的《赐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郑居中辞免男亿年直秘阁允诏》,南宋初年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神宗熙宁十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渭南文集》卷十五的《陆伯政山堂类稿序》,都使用了“力学笃行”这个词组。

“力学笃行”,是长沙学院全体师生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力学笃行” 四个字历史悠久,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但是,长沙学院的新校训“力学笃行”,却不是古籍的再版,而是融汇进了新时代的办学理念。古人讲力学笃行,主要是对个人品德的评价,内容也偏重于儒家的进德修业。今天,我们讲力学笃行,其内涵要丰富得多,也要新颖得多。而且,以“力学笃行”作为校训,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长沙学院全体师生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从2008年10月开始,9个多月的时间以来,经过了问卷调查、公开征集、网上投票、专家评审、院务会议讨论等多个环节,而且每个环节都多次反复。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应征的校训作品达到75件,网上投票达2万人次。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逐步筛选,逐步整合,才凝结成“力学笃行”四个大字。

“力学笃行”既然定为新校训,那就是长沙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集体宣言。宣言既然已经发表,关键就在于执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不仅使用了“力学笃行”这个词组,而且有一首诗强调“学”了就要“行”,那首诗是他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以教育儿子的,诗题叫做《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力学笃行”决不可只写在纸上、刻在石上,用在口头上,一定要人人执行。对于每个成员来说,执行力度越大,成就才越高;对于整个集体来说,执行力度越大,竞争力才越强。个人与集体都能力学笃行,长沙学院就一定能建成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地方本科大学——“长沙大学”,不仅立足长沙,而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永远屹立于著名学府之林。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7q34xxw.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