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在几九中
摘要:小寒处于几九不是固定的,应该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从2020年时间表上来看,小寒的时间是阳历1月6号,处于二九当中。二...
小寒处于几九不是固定的,应该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从2020年时间表上来看,小寒的时间是阳历1月6号,处于二九当中。二九时间是12月31日-1月8日。小寒预示着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人们要准备好保暖衣和温补的食物。冬天有九个节气,而对于北方来说,还有关于数九节气的歌。
扩展
数九天最冷是几九:三九
民间俗语有云:“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因此冬天的时候三九四九这个阶段是最冷的,此时也正好接近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每年1月20日前后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出九是什么意思
数九结束又叫出九,数九结束在每年的3月11日或3月12日。此时属于惊蛰节气,惊蛰代表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此时全国各地都已经入春。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这时,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还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
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惊蛰的雷鸣较多。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数九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
数九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但缺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为“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数九,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所谓“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四九天"。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暖和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与冬至逢壬日“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相对应的只有我国部分地区,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一些寒冷地区在春季尚未有春天气息。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