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什么意思
摘要: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是对存在的研究。它亦被提出为是对科学以外、无形体、不可证明的事物的研究。形而上学的概念定义形而上学是指通过理性的推...
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是对存在的研究。它亦被提出为是对科学以外、无形体、不可证明的事物的研究。
形而上学的概念定义
形而上学是指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去研究不能直接透过感知所得到答案的问题。
形而上学是指哲学的基本法则,它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基础、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结构,如所有真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笛卡尔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总之,形而上学是人类理性对于事物最普遍的面相和终极的原因的探索的一门学科,如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本源问题等。
另一种观点认为,形而上学是原始哲学的一个门类,它指对无形世界本质的看法,“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研究"存在"的本体论体系,其理论原则是柏拉图的"世界二重化",历史上是为神学服务的。13世纪起被作为哲学名词,用以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学问。在黑格尔提出辩证法以后,它又被用以指与辩证法对立的古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在现代科学发轫之前,科学问题被当做哲学的一部份来研究,被称为自然哲学。术语“science”(科学,拉丁语为scientia)原本只有“knowledge”(知识)的意思。然而,随着科学方法的广泛运用,自然哲学逐渐转变为了一种源于实验和数学的可靠方法体系,与哲学的其他领域分道扬镳。到了十八世纪末,它开始被称为“科学”以示其与哲学的区别。由此,“形而上学”被用来指代对无形世界的非经验的、理性的哲学研究。
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黑格尔把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形而上学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这种定义,这会使人产生误解,忘记其另一种本体解释。
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 、静止 、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