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在哪里属于哪个省
摘要: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它存...
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它存有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
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此处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其中北魏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景区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点组成。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高平郡王洞等。
莲花洞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