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作者
摘要: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创作背景
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他经常四处游历,观察民风民情。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读书人谈诗论道,留下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篇。此词即其中一篇。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衰、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词中“长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阳”、“渔樵”、“江渚”、“秋月”、“春风”、“浊酒”,意境高远而淡泊。衬托这些意象的还有“滚滚”、“淘尽”、“转头空”、“依旧在”、“几度”、“惯看”、“喜相逢”、“笑谈”这些生动的字眼,给这首词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几份动感。
扩展资料
1、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表达了作者依恋、追思、珍惜、夕阳西下的美好余辉!青山依旧在不失余晖旧青山的光彩夺目,青山依旧默默地迎送着、那光彩夺目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岁月如江向东流,人生苦短伴情仇。唯有青山长流水,世世相依而不休。日出日落映乾坤,历史长河憾人心。人生虽短心不短。留得英名在人间。
2、杨慎的诗内容广泛,有叙写云南风光描绘山河之美的写景诗;有谪戍他乡而"思乡""怀归"的诗,离情别绪眷恋之思,写得真挚动人;还有一些诗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如《海口行》、《观刈稻纪谚》等。重视六朝唐朝的诗歌,兼采民歌之长。气势雄伟,清新细腻,《昆明望海》、《三岔驿》、《春兴》等诗较著名。
3、有些诗仍有拟古倾向。其文古朴高逸,笔力奔放,亦能写词和散曲,风格清新绮丽。学问渊博,论古考证著作甚多,涉及面广,有相当高学术价植,然亦时有疏失。著述之多为明代第一,共100余种。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杂著合集为《升庵外集》,另有《升庵长短句》3卷,《陶情乐府》4卷、《二十一史弹词》12卷等。
语音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