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单刀赴会的主人公是谁

更新:2025-08-22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看过《三国演义》经典著作或者电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在第66回有一出十分精彩的戏。那就是在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还未完全形成,孙权趁刘备尚...

看过《三国演义》经典著作或者电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在第66回有一出十分精彩的戏。那就是在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还未完全形成,孙权趁刘备尚未扫平蜀地之际而提出索要荆州。在得到拒绝的情况下,孙权便派大将吕蒙率领大军先后夺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得知消息的刘备不甘受此屈辱,便亲自率军奔赴公安(今属湖北省),派大将关羽夺回三郡,并与屯兵陆口(今属湖北省)、益阳(今属湖南省)一带的孙权、鲁肃对峙。

但故事的剧情自此与真实的历史发生了偏差,《三国演义》塑造了“义不负心泰山重,忠不顾死何言轻”的关羽,赞颂了他“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的英雄气概,而将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鲁肃当成了阴险狡诈、鼠目寸光的小人。描绘了关羽只带领十几名亲卫,便赴鲁肃邀请会谈,面临危境而泰然处之,从而化险为夷,并继续维持孙刘同盟的故事。

实际上,真实的历史却与《三国演义》截然相反,《三国志》对单刀赴会有十分清晰的叙述。在魏蜀两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即将破裂之际,是东吴大将鲁肃为使孙刘联盟不至破裂,削弱联合抗魏的实力,决定与关羽相约当面商谈,以维护孙刘同盟的稳固。正是“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

当然,不论单刀赴会的主人公是关羽,还是鲁肃,其结果都是孙刘联盟的继续存在。孙刘双方虽然从此埋下间隙,导致了双方之间持续不断的摩擦和对抗,但也并未走向完全对立的局面,从而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单刀赴会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释义: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故事典故

背景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这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并非历史真相。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语)。所以,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

演义过程

关羽为了荆州之事只身过江,与鲁肃会面,以下为其简要内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鲁肃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题,索还荆州。关公开始时以饮酒莫谈国事为由将话题叉开,哪料鲁肃步步紧逼;关公乃以刘备继承汉室土地为由,且使刀铃铮铮直响。周仓插话:“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抵赖之言,毫不掩饰。关羽于是变色而起,从周仓手中夺过大刀,假装怒叱道:“这是国家大事,休得多嘴,快快给我退出!”明叱周仓,实在鲁肃!接着,关公推醉,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亲热之中又带有几分杀气:“今天饮酒,我已经醉了,莫要再提荆州之事,担心我这刀伤了故旧之情。改日我再请到荆州赴会,再作商议。”鲁肃被他一提,挣脱不得,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暗藏的刀斧手也只好望洋兴叹。到了船边,关公才放了鲁肃,拱手道谢而别。鲁肃如疾如醉,半晌才缓过气来。

原史过程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占据益州后拒绝归还荆州。孙权一面命令吕蒙强行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一面命令鲁肃守巴丘(今湖南岳阳),防备关羽增援。吕蒙陷三郡后,关羽果然南下,被鲁肃堵住。鲁肃以大局为重,为了说服关羽以维持联盟,邀请关羽到约定地点会谈。

会谈时,双方各把兵马安排在百步以外,与会者包括关羽与鲁肃,都只佩挂了一把单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单刀赴会”。后来,由于刘备探知曹操欲攻汉中,慌忙遣使求和,最后划分荆州之地。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0qlppnw.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