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几何原理一书的明代科学家是谁

更新:2025-07-27 教育问答 阅读

摘要:几何原理一书的明代科学家是徐光启。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生于1562年4月24日,上海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

几何原理一书的明代科学家是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生于1562年4月24日,上海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在他七十二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徐光启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主持西书七千部翻译运动。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邀请郭居静至上海传教,这成为天主教传入上海之始。守制期间,他整理定稿了《测量法义》,并将《测量法义》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相互参照,整理编撰了《测量异同》,作《勾股义》一书,探讨商高定理,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作物引种、耕作试验,作《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

徐光启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

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

就是和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他提出实用的“度数之学”的思想,同时还撰写了《勾股义》和《测量异同》这两本书。主要作品有《几何原本》,《农政全书》,《考工记解》等,当然,主要成就也有数学、农学、天文学等研究。他从小就喜欢读书,聪明好学,十几岁就考上了秀才,长大以后,有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经过南京,听说南京来了歌欧洲传教士,名叫利玛窦,利玛窦是意大利人,原名叫玛太奥·利奇。他从小勤奋好学,对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都很有造诣而且擅长制作钟表、日晷,善于绘制地图和雕刻。常借传教机会,讲一些西方的科学知识,经别人介绍,他们认识了,利玛窦看他是个读书人,也向他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徐光启也由此就爱上了西方科学。

语音读文:

本文地址:http://www.583316.com/jiaoyu/0ql0ldq.html

Copyright © 2018-2024 问答库 保留所有权利.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