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上市公司 主要经营电子设备的生产与销售 为增值税一般纳
问题详情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电子设备的生产与销售,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o甲公司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o除特别注明外,甲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价格。假设除了增值税和所得税外。不考虑其他税金。 (1)2004年12月,甲公司发生下列经济业务和事项: ①12月1日,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向A公司销售R电子设备10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4万元。销售的信用条件是(2/10,1/20,n/30)。按合同规定,增值税不能享受现金折扣。 12月5日,甲公司将100台电子设备发运,成本每台3万元。为A公司代垫运输费用6万元。 12月10日收到全部货款。并存入银行。 ②12月11日,甲公司与B公司签订资产交换协议,甲公司以其生产的P电子设备10台交换B公司生产的3辆小轿车。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每台8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每台9万元。 B公司生产的小轿车的账面价值为每辆2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每辆30万元。双方均按公允价值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取得的小轿车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③12月20日,甲公司与C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向C公司销售R电子设备20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3.8万元。成本为每台3万元。同时,甲公司与C公司又签订补充合同,约定甲公司在3个月后以每台4万元的价格购回该产品。合同签订后,甲公司于12月25日发出产品,并收到了C公司的货款及增值税889.2万元,存入银行。 ④12月28日。甲公司向D公司销售X电子设备20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6万元,成本为每台5 万元。甲公司于当日发货200台,货款尚未收到。 (2)2005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①1月10日,D公司就其2004年12月28日购入甲公司的10台X电子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经检验,这10台电子设备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D公司退货。甲公司于1月20日收到退回的这10台电子设备,并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同日甲公司向D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②2月10日,甲公司为E公司提供债务担保2000万元。 ③3月20日。甲公司200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对外报出。 要求: (1)针对资料(1)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判断甲公司哪些不能确认收入,并说明理由。 (2)针对资料(1)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为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 (3)对资料(2)中的①和②项事项,判断其属于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如果是调整事项,请计算对甲公司2004年度利润表各项目的影响数(不考虑利润分配)。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交易①,可以确认收入。因为商品已经发出,货款已经收到,与商品相关的风险已经完全转移,销售实现。交易②,不能确认收入。该项交易不是销售,而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企业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人资产的人账价值,按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资产转让收益,但是资产交换事项本身不确认收入。交易③,不能确认收入。此项交易属于售后回购,实际上是甲公司的一种融资行为,不符合收入确认的要求,所以不确认收入。交易④,可以确认收入。商品已经发出,虽然货款尚未收到,但企业已经获得收取货款的权利。如果没有证据表明货款无法收回,甲公司可以确认收入。(2)资料(1)中各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①12月5日发运商品时借:应收账款474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0银行存款6000012月10日收到货款时A公司享受的现金折扣为4000000×2%=80000(元)借:银行存款4660000财务费用80000贷:应收账款4740000②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9×10×(1+17%)=105.3(万元)借:固定资产1053000贷:库存商品8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000主营业务收入100000③12月25日借:银行存款8892000贷:其他应付款76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92000借:发出商品6000000贷:库存商品6000000回购价格大于销售价格的差额=(4—3.8)×200=40(万元),在回购期间分期计提利息费用,计人当期财务费用。每个月分摊的利息费用=40/3=13.3333(万元)借:财务费用133333贷:其他应付款1333333个月后回购商品时借:其他应付款8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00贷:银行存款9360000借:库存商品6000000贷:发出商品6000000(3)事项①属于调整事项。据此:2004.年利润表上主营业务收入应当减少=10×6=6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减少=10×5=5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减少10万元,利润总额减少10万元,所得税费用减少3.3万元,净利润减少6.7万元。事项②属于非调整事项,应在报告附注披露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