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病案分析(写出中医病名诊断 证型 治法 处方 方义及操作方法) 患者陈某 男性 38岁 干部

2022-08-11 23:50:36 问答库 阅读 192 次

问题详情

病案分析(写出中医病名诊断、证型、治法、处方、方义及操作方法) 患者陈某,男性,38岁,干部。主诉因阵发性头晕3年,加重半年来诊。发病前有明显的情绪波动病史,每因情绪波动诱发或加重,平素有高血压病史,最高为160/90mmHg,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目前血压控制尚可。近半年来,因工作及家庭问题,情绪不佳,头晕发作频繁,时有视物旋转感,伴耳鸣,头目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偶有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中医病名诊断:眩晕。辨证分型:肝阳上亢。治法:平肝潜阳、疏风定眩。以足少阳经、足厥阴经穴及督脉穴为主。处方:百会风池 内关行间 侠溪太溪。方义: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海督脉入络于脑故首选位于巅顶之百会穴可清头目、止眩晕;风池为近部取穴疏调头部气机;行间为肝经之荥穴、侠溪为胆经荥穴、太溪为肾经原穴三穴配伍可滋水涵木平肝潜阳;内关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既可宽胸理气和胃化痰又与行间相配以加强平肝之力。操作:太溪毫针补法余穴毫针泻法。
中医病名诊断:眩晕。辨证分型:肝阳上亢。治法:平肝潜阳、疏风定眩。以足少阳经、足厥阴经穴及督脉穴为主。处方:百会风池内关行间侠溪太溪。方义: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海,督脉入络于脑,故首选位于巅顶之百会穴,可清头目、止眩晕;风池为近部取穴,疏调头部气机;行间为肝经之荥穴、侠溪为胆经荥穴、太溪为肾经原穴,三穴配伍,可滋水涵木,平肝潜阳;内关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既可宽胸理气,和胃化痰,又与行间相配以加强平肝之力。操作:太溪毫针补法,余穴毫针泻法。

考点:病名,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