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故事(一) 一个儿童不知遒门后有一把椅子 椅子上有一个盘子 盘子里有15只杯子.他推门进去
问题详情
故事(一) 一个儿童不知遒门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盘子,盘子里有15只杯子.他推门进去,门碰到盘子,无意中把15只杯子打碎了。
故事〔二) 一个儿童的妈妈外出,他想从碗柜里私自拿些点心吃.他爬上椅子去拿时.把一只杯子碰落到地上跌碎了。
你认为幼儿期的儿童一般会认为上述哪一个故事中的儿童的行为更坏,为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幼儿期的儿童一般会认为故事(一)中打碎15只杯子的儿童的行为更坏。
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学前儿童处于前道德发展阶段和他律道德发展阶段,一般到8岁以后才进入到自律道德阶段.
幼儿道德评价的发展趋势具有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到根据行为的动机进行评价的特点只有进人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才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对行为是非的判断不仅从行为的结果来判断。还会从行为者的动机的角度去考虑。
幼儿期的孩子还没有真正道德意义上的是非观念,他们对某一行为的道德判断只是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去考虑行为的意向和动机,具有很大的直观性。他们认为造成损害程度大的就是更坏的行为.幼儿期以后,年龄较大的儿童会逐渐从行为的“主观动机"去判断道德是非,因而能够认识到故事(二)中儿童的行为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