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
问题详情
材料1
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新华社1949年3月电)
材料2
1963年,周恩来总理把我党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是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中央外,台湾的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都是由蒋介石决定;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费用不足之数,都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条件成熟后协商进行;双方互不派人做破坏双方团结之事。
材料3
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共同语言。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我们不赞同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自治不能没有限度。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需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材料4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要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大力发展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要广泛团结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愿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我们也完全有决心、有能力粉碎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图谋。——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参考答案
(1)1949年,战败的国民党统治集团退守台湾,把台湾作为最后的落脚点,在美国的保护和支持下,积极策划反攻大陆。针对这种形势,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部署。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湾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2)材料3反映出来的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具体来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十个方面内容。①一个中国。②两制并存。③高度自治。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⑥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⑦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⑧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⑨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⑩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岛内“台独”分裂势力日益猖狂,拒不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制造“台湾独立”、“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言行,使两岸关系重新处于紧张状态。
我们要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同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势力进行坚决地斗争,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我们将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互利互惠,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