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10 Mb/s以太网升级到l00Mb/s lGb/s和10Gb/s时 都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

2022-08-12 10:47:35 问答库 阅读 195 次

问题详情

10 Mb/s以太网升级到l00Mb/s,lGb/s和10Gb/s时,都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为什么以太网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淘汰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并使自己的应用范围从局域网一直扩展到城域网和广域网?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①为了使用户在将其已有的以太网进行升级时仍能和较低速率的以太网很方便地通信帧格式应该保持不变。②在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时为了保证在速率提高的同时令参数a保持较小的值需要减小最大电缆长度或增大帧的最小长度。如100Mb/s以太网采用的方法都是保持帧的最小长度不变减小最大电缆长度;1Gb/s以太网没有在最大电缆长度和最小帧长上作改动而是加入了“载波延伸”和“分组突发”两个功能;10Gb/s以太网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所以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③由于速率不断提升以太网的传输媒体也逐渐由铜线向光纤过渡。如10Gb/s以太网就不使用铜线而只使用光纤了。④从半双工向全双工方式过渡。10Mb/s以太网只工作在半双工方式下而高速以太网都可以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如100 Mb/s以太网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方式;1Gb/s以太网既可以工作在半双工也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下;l0Gb/s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2)以太网应用范围的扩大是因为其本身有很多好处:①它是一种成熟的技术;②互操作性很好;③在广域网中使用以太网时价格便宜;④统一的帧格式无需进行格式转换从而简化了操作和管理。以太网的核心思想是使用共享的公共传输信道而这一思想最早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夏威夷大学的ALOHA系统。以太网技术是在1972年开创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数十种局域网技术涌现出来除去以太网外当时最著名的网络有数据通用公司的MCA网络系统公司的Hyperchannerl等等最终以太网成为最普遍使用的技术是因为以太网最早成为了行业标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太网技术成为IEEE标准之一众多的生产厂商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以太网的使用许可证从而有力推动了该技术的推广这也为之后以太网与令牌环网之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较大的市场份额公认的使用标准低廉的价格是以太网能够最终获胜的原因。到了1997年千兆以太网的出现开始向ATM技术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随着千兆以太网技术的大规模出货、成本迅速降低和在QOS上的持续发展带动了以太网从局域网市场进入到城域网市场尤其是以太网对千兆绑定技术和2.5 G的POS技术的支持以及MPLS协议的发展使其在2000年的宽带城域网建设中成为主流建网技术。而此时的ATM则停滞不前由于标准化的争吵不休、价格的居高不下、产品的互通性、对IP的业务支持等问题使2000年ATM发展停滞性能上只达到2.5 G速率。以太网则持续的向10 G的高度发展迅速的标准化并在2002年开始商用。至此用户和市场选择了以太网技术包括早期支持ATM技术的运营商也转向了以太网技术来建设宽带城域网。光纤以太网技术的出现、10 G以太网标准以及RPR技术的逐渐成熟更是推动了以太网技术进人城域网领域。.可以说目前以太网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局域网的应用而已经向城域网甚至是广域网迈进。
将10Mb/s以太网升级到100Mb/s,1Gb/s和10Gb/s,并非将速率简单地提高十倍、百倍甚至是千倍,这里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帧格式、帧长度、传输媒体以及工作方式等。应该主要从以太网速率的提升入手,通过速率提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来对这几方面加以分析。而以太网的发展获得成功是其自身的优点和标准化成功的结果,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阐述。

考点:以太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