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银行的破产 巴林银行集团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 名声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 素以发展稳健
问题详情
巴林银行的破产
巴林银行集团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素以发展稳健、信誉良好而驰名,其客户也多为显贵阶层,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该行成立于1762年,当初仅是一个小小的家族银行,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业务全面的银行集团。巴林银行集团的业务专长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业务网点主要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上海也设有办事处。到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1995年2月26日巴林银行因遭受巨额损失,无力继续经营而宣布破产。从此,这个有着233年经营史和良好业绩的老牌商人银行在伦敦城乃至全球金融界彻底消失。目前该行已由荷兰国际银行保险集团接管。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1995年1月,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了大量期货合同,指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日本阪神地震扣击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势头,股价持续下跌。巴林银行最后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之巨,而其自有资产只有几亿美元,巨额亏损难以抵补,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就这样倒塌了。那么,由尼克·里森操纵的这笔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为何在短期内便摧毁了整个巴林银行呢?我们首先需要对金融衍生产品 (亦称金融派生产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金融衍生产品包括一系列的金融工具和手段,期权、期货交易等都可以归为此类。具体操作起来,又可分为远期合约、期权合约、期货合约、掉期合约等。这类衍生产品可对有形产品进行交易,如石油、金属、原料等,也可对金融产品进行交易,如货币、利率以及股票指数等。从理论上讲,金融衍生产品并不会增加市场风险,若能恰当地运用,比如利用它套期保值,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对冲方法。但它在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其致命的危险,即在特定的交易过程中,投资者纯粹以买卖图利为目的,垫付少量的保证金炒买炒卖大额合约来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往往无视交易潜在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当,这种投机行为就会招致不可估量的损失。新加坡巴林公司的里森,正是对衍生产品操作无度才毁灭了巴林集团。里森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一味盼望赚钱,在已遭受重大亏损时仍孤注一掷,增加购买量,对于交易中潜在的风险熟视无睹,结果使巴林银行成为金融衍生产品的牺牲晶。
巴林事件提醒人们加强内部管理、合理运用衍生工具、建立风险防范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国际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日益成为银行、金融机构及证券公司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凡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银行应对其交易活动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措施,包括交易头寸(指银行和金融机构可动用的款项)的限额,止损的限制,内部监督与稽核。随着国际金融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复杂化,资本活动的不确定性也愈发突出。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银行集团,应努力扩大自己的资本基础,进行多方位经营,做出合理的投资组合,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这样才能加大银行自身的安全系数并不断盈利。
问题:试分析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拥有的负债、资产、经营环境及经营条件免遭风险损失的能力。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其他资产转化成现金的能力,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手段。商业银行的经营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保留足够的流动性以免陷入经营的困境。
效益性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能力,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商业银行作为经营性的企业,获取利润既是其最终的目标,又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三个原则又经常被称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矛盾又协调统一的相互关系。
首先,三个原则之间是矛盾的:一般而言,安全性越高,则效益性越低;而安全性越低,则效益性越高。长期贷款相对于短期贷款而言,其安全性较低,但利率相对要高些,这是因为银行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就要有更多的收益来补偿。同样,如表外业务相对于代理、结算等狭义的中间业务而言,风险较大,安全性较低,但获取的手续费却相对高些。另外,流动性与效益性之间也存在矛盾关系。这一种矛盾关系与安全性与效益性的矛盾关系相似。一般而言,流动性越强的资产 (如库存现金、国债投资、短期贷款等),其收益性相对流动性弱的资
产(如长期贷款、长期投资等)而言要低些。
其次,三个原则之间又是协调一致的。安全性、流动性是效益性的前提。商业银行所处的是高风险的行业,稍不注重安全性,就可能会导致银行倒闭,更谈不上盈利。若商业银行片面追求效益性,大量的资金都用在高风险、低流动性的资产上,非常有可能使银行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使银行出现支付危机,最终导致银行的倒闭。因此,只有在充分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实现效益性。当然,安全性、流动性不是最终目的,效益性才是最终目标。商业银行也不能片面追求安全性、流动性,如果银行没有盈利,或盈利水平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那么投资者就不会投资该银行的股票,银行得不到发展,存款人也会对银行失去信心,最终导致银行资金来源不足,出现流动性问题和安全性问题。因此,三性原则是有机的统一体,商业银行不能有所偏废,只有充分兼顾三个原则,商业银行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