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四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制定我国的宏观经济调
问题详情
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四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制定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无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是: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所决定的均衡收入不一定是充分就业收入水平,而且,依靠市场自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需要依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节。具体做法是:当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政策;当经济高涨时,采用紧缩性政策。两种政策可单一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且不同情况有不同组合方式。实质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移动IS和LM曲线的位置,使它们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理论上来讲,两种政策的使用可以实现设想的结果,但在实际运行中,两政策的假设前提并非与实际相符,IS和LM并非完全独立,即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并非完全独立。如:总需求变动会影响价格,价格变动又会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会带来通货膨胀,从而影响两政策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两政策运行的环境因素多数是不可控的,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黯然失色。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结果也表明,两政策虽对国民收入稳定发展起着一定作用,但并未消除它的波动。西方世界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滞胀”局面,原因之一就是政府长期推行以膨胀经济为主的总需求管理政策的结果。最后,应该看到,凯恩斯主义的这套需求管理政策还存在实践操作上的困难。由于经济实践时刻在发展,政策制订与实施往往有难以克服的时间滞后,实施程度的不易测算,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大大影响了政策效果。
尽管西方的需求管理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存有许多局限,但不可否认,它确实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家在宏观上协调和管理经济。这种协调和管理很难依靠政府用行政命令或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的方式来实现,因为现代化大生产是在商品经济形式中不断发展的,而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要求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西方政府管理总需求往往通过税收、预算支出、利率等经济杠杆来影响市场,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就业数量。因此,我们不能否认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政策理论的意义。现阶段,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相应要求建立一套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在这方面,西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些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以后,我们有必要分析研究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得失,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和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