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材料1 1953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

2022-08-12 01:09:24 问答库 阅读 193 次

问题详情

材料1 1953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怎样确立?要确立是很难的哩!” 材料2 邓小平在1977年10月会见加拿大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达光教授夫妇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列宁在批判考茨基的庸俗生产力时讲,落后的国家也可以搞社会主义革命。我们也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我们采取了和十月革命不同的方式,农村包围城市。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次阶段有何关联?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①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在内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其中这种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处于领导地位这主要是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经济的主导地位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种社会主义因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增长是实现两个革命转变重要的历史条件。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中介和桥梁。②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演变而来因此有相似因素。但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首先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其次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剥削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已被消灭。其三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也发生了变化。过渡时期存在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①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在内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其中这种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处于领导地位,这主要是,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经济的主导地位,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种社会主义因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增长,是实现两个革命转变重要的历史条件。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中介和桥梁。②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演变而来,因此有相似因素。但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首先,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其次,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剥削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已被消灭。其三,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也发生了变化。过渡时期存在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考点:中央政治局,新民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