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于2006年2月超过日本 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截至2009年上半年
问题详情
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于2006年2月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了2万亿美元关口,而且还在不断累积增加中。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对我国国内经济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单一的储备资产结构使得我国在外汇储备管理上步履维艰。请根据国际储备资产规模和结构管理的目标及相关原则,分析我国应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外汇储备资产。
参考答案
外汇储备资产是一国国际储备资产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也是我国最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包括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两个方面。
实现适度规模。根据影响一国国际储备资产规模的主要因素,从经济发展水平、国际收支状况、对外开放程度、汇率制度的安排与外汇管制、国际市场融资能力、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等可以定性分析;根据常用标准,如国际储备/进口比例法和国际储备/外债比例法等,可以定量分析。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对于确保一国对外支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持有较多的外汇储备对于发展中国家增强本国货币信心,防止投机性攻击和货币危机也具有一定作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已超过合理规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方面抑制外汇储备规模继续过快增长,如改变贸易增长方式、控制投机性资本流入、鼓励对外投资等;另一方面拓宽外汇储备的投资领域,在确保适度规模安全持有的基础上,将多余的部分进行更为灵活的运用。
结构的合理化,即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平衡。货币当局持有外汇储备主要是出于应付国际收支赤字和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所以具有高度流动性和安全性是外汇储备管理的最高原则,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通常是存放在国外银行的可自由兑换的外币存款和外国债券.特别是美国政府债券,因为美国政府债券具有很好的流动性。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主要表现为储备货币的币种管理和储备资产的结构优化,而多元化货币和资产配置是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有效途径。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9年12月4日发布的《外汇管理概览》在外汇储备管理部分指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进行多元化货币和资产配置。即在外汇储备资产中包括美元、欧元、日元等多种货币,投资于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政府类、机构类、公司类等多种金融产品。在多元化投资组合中,不同货币、不同资产类别之间此消彼长、互补平衡的效果明显。同时,外汇储备运用应遵循积极配合国家宏观经济综合平衡和重大发展战略的原则,确保外汇储备运用“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以及坚持依法合规、有偿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监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