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材料1 党的策略路线 是发动 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

2022-08-12 00:02:55 问答库 阅读 193 次

问题详情

材料1 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 ——摘自1935年1 2月25日《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材料2 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1936年9月1日《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1,说明中共瓦窑堡会议的主要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1、2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的策略变化及其原因。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较有何不同的特点?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抗日战争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2)①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经历了一个从“反蒋抗日”(下层统一战线)到“逼蒋抗日”(上层统一战线)的转变过程。在1 935年瓦窑堡会议中中国共产党还是坚持“反蒋抗日”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②原因: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二.九运动爆发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国民党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为了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时由于阶级成分的复杂和利益的差异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民党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共产党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国共两党只能采取临时协商的特殊形式解决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1)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抗日战争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2)①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经历了一个从“反蒋抗日”(下层统一战线)到“逼蒋抗日”(上层统一战线)的转变过程。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中,中国共产党还是坚持“反蒋抗日”,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②原因: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二.九运动爆发,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国民党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为了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时,由于阶级成分的复杂和利益的差异,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民党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共产党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国共两党只能采取临时协商的特殊形式解决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考点:全民族,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