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病案分析(写出中医病名诊断 辨证分型 治法 针灸处方 方义及操作手法) 孙某 女 49岁 工
问题详情
病案分析(写出中医病名诊断、辨证分型、治法、针灸处方、方义及操作手法) 孙某,女,49岁,工人。右侧肩关节疼痛3月余,加重2周。3个月前,因用力过猛,扭伤右侧肩部,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经口服止痛药及外敷膏药后,疼痛缓解。之后,逐渐发现右侧肩部酸困不适,抬举受限,阴雨天加雨,夜间伴有疼痛,并逐渐影响睡眠。刻下症:肩部外展困难明显,伴有外展及后仲时疼痛加剧,肩前及肩外侧有明显的压痛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中医病名诊断:漏肩风。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治法:通经活络疏筋止痛。取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主穴:肩臑、肩髎、阿是穴、阳陵泉、条口、内关、膈俞。方义:肩髑、肩髎分别为手阳明经、手少阳经腧穴配阿是穴均为局部取穴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止痛。阳陵泉为筋之会可疏筋止痛。条口叮疏导阳明经气血。内关、膈俞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操作: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先刺远端穴行针后让患者运动肩关节。局部穴可加灸法。
中医病名诊断:漏肩风。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治法:通经活络,疏筋止痛。取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主穴:肩臑、肩髎、阿是穴、阳陵泉、条口、内关、膈俞。方义:肩髑、肩髎分别为手阳明经、手少阳经腧穴,配阿是穴,均为局部取穴,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止痛。阳陵泉为筋之会,可疏筋止痛。条口叮疏导阳明经气血。内关、膈俞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操作: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先刺远端穴,行针后让患者运动肩关节。局部穴可加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