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材料1 在救亡图存运动中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在中国发动资

2022-08-07 17:06:56 问答库 阅读 182 次

问题详情

材料1 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时人悲愤地惑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2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至于资本主义外国侵略中国,则差不多有了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的斗争,从鸦片战争反对英国侵略起,后来有太平天国的战争,有甲午战争,有戊戌维新,有义和团运动,有辛亥革命,有五四运动,有北伐战争,有红军战争,这些虽然情形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反抗外敌,或改革现状的。但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才有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孙先生开始的革命,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竹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摘自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3 “说到革命的准备,1921年开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由丰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 ——摘自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材料4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r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摘自胡锦涛《中国共产党内诞生是历史发展必然产物》 (1)结合材料1、2,回答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2)阅读材料3,回答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哪些条件? (3)阅读材料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让他们没有勇气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取,中国于始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腐朽统治时期,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
  (2)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是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社叁条件。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理论基础;辛亥革命也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干部条件。
  (3)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有力量、最革命的阶级。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起任务。中国的发展进步,客观上要求有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有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考点: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