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案例分析题第30小题 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999年3月16日晚 王某和李

2022-08-06 22:42:21 问答库 阅读 181 次

问题详情

案例分析题
第3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999年3月16日晚,王某和李某相约去某商店偷窃。王某在店外望风,李某进入店内行窃。李某在偷窃过程中,发现店内只有某妇女郭某一人值班,于是就心生歹念,准备强奸郭某。郭某被惊醒后,极力反抗。李某害怕被人听见,就顺手拿起桌子上的一把刀,将郭某刺成重伤。李某随后拿走现金3000元和5条香烟。李某在店外给王某3条香烟,二人准备离开之际,被联防队员发现。王某和李某分开逃跑。王某见联防队员紧追不舍,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匕首进行威胁,后被赶到的警察抓获,而李某则趁乱逃走。王某被抓后,交代了自己和李某共同盗窃的犯罪事实以及自己1年前诈骗4000元的犯罪事实,并告发李某在3年前有一起故意杀人行为,后经调查,纯属捏造。问:对王某和李某应如何定罪处罚?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王某和李某共同进行盗窃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李某在盗窃过程中又实施了强奸(未遂)行为和故意伤害行为分别构成强奸罪和故意伤害罪由于李某实施的这两个犯罪行为超出了与王某共同犯罪的故意范围因此应由李某一人构成;王某为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相威胁其行为已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由于李某对此行为没有与王某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因此李某不构成此罪;王某被抓后交代自己与李某共同盗窃的犯罪事实不成立自首和立功而是坦白行为;王某被抓后交代自己1年前诈骗4000元的犯罪事实符合余罪自首的特征成立自首;王某故意捏造李某有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并向司法机关告发其行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
王某和李某共同进行盗窃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李某在盗窃过程中,又实施了强奸(未遂)行为和故意伤害行为,分别构成强奸罪和故意伤害罪,由于李某实施的这两个犯罪行为超出了与王某共同犯罪的故意范围,因此,应由李某一人构成;王某为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相威胁,其行为已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由于李某对此行为没有与王某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因此,李某不构成此罪;王某被抓后,交代自己与李某共同盗窃的犯罪事实,不成立自首和立功,而是坦白行为;王某被抓后,交代自己1年前诈骗4000元的犯罪事实,符合余罪自首的特征,成立自首;王某故意捏造李某有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并向司法机关告发,其行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

考点:答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