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条分析题第29小题 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刑法
问题详情
法条分析题
第29小题,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试说明:(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罪状的描述类型;
(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
(3)本条所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本条的罪名是交通肇事罪。罪状是叙明的罪状;(2)构成特征:①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②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③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此罪。实践中主要是交通运输的人员。④主观方面是过失即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且行为成立交通肇事罪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1)本条的罪名是交通肇事罪。罪状是叙明的罪状;(2)构成特征:①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②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③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此罪。实践中主要是交通运输的人员。④主观方面是过失,即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且行为成立交通肇事罪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