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案例分析题第30小题 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004年5月17日 胡某因曾揭

2022-08-06 10:33:10 问答库 阅读 178 次

问题详情

案例分析题
第3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004年5月17日,胡某因曾揭发他人违法犯罪行为,遭两名加害人报复追杀。胡某在逃跑过程中,两加害人仍持刀追赶胡某。途中,胡某多次拦车均遭出租车司机拒载。此时,一中年妇女甲骑摩托车(价值人民币6000元)缓速驶来,眼见两加害人已经逼近,情急之下,胡某一手抓住摩托车—手将甲某推下(甲倒地但并未受伤),骑车逃走。胡某骑至安全地带,松了口气,才想起摩托车怎么处理。胡某将摩托车尾部工具箱的锁撬开,发现内有现金2000元和一张未到期的定额存单(面额1万元)。胡某顿生贪念,将现金和存单据为已有,并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几日后,胡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到期之前将存单中的1万元取出。此后逃往外地。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对胡某在遭追杀的紧急情况下,夺取摩托车的行为,如何定性?
(2)胡某将工具箱内的2000元钱和存单据为已有的行为构成何罪?后胡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将存单中的1万元取出,这一行为又该如何处理?
(3)对胡某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的行为,如何定性?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胡某夺取摩托车的行为构成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胡某因揭发他人违法犯罪行为而被人报复追杀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迫不得已夺走他人摩托车为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2)胡某将工具箱内的2000元钱和存单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摩托车虽被胡某因紧急避险夺走但车尾部锁着的工具箱仍处于车主的控制之下胡某擅自将其撬开并将其中财物占为已有因而构成盗
(1)胡某夺取摩托车的行为构成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胡某因揭发他人违法犯罪行为而被人报复追杀,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迫不得已夺走他人摩托车,为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2)胡某将工具箱内的2000元钱和存单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摩托车虽被胡某因紧急避险夺走,但车尾部锁着的工具箱仍处于车主的控制之下,胡某擅自将其撬开,并将其中财物占为已有,因而构成盗

考点:答案,位置